找到相关内容216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为什么一子出家魔宫震动?

      为什么一子出家,魔宫震动呢?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,在六道轮回当中,免不了会与六道众生结过恩怨仇敌,也免不了亏欠六道众生的生命债、感情债、财物债,我们一旦发心要出家剃度而修道,魔王魔女魔民会来阻碍我们的出家,使出家不能如愿;假使让我出家修行而解脱生死,脱离六道轮回,这些魔王的眷属就无法向我们讨债了,所以我们发心出家修行的时候,免不了有许多障碍,阻碍我们的出家行动,甚至于有生命的危机。 ...

    释如本

    |出家|入佛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7308200.html
  • 宜存清净之心

    扫去三心,除去四相,了去万缘,不过数月,果然身体痊愈,而且智慧增长,并有自戒诗说: 妄念一生神即迁,神迁六贼乱心田,心田一乱神无主,六道轮回在眼前,六道轮回了不完,畜生饿鬼苦千般,劝君勿起贪瞋痴,一失...

    佚名

    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357551850.html
  • 慧眼观六道

    欲梵行,观察事物生、住、异、灭的无常真相,便能舍离执著、降伏烦恼魔军,得离六道轮回之苦!”   于是在大梵天王的劝请下,佛陀开始说法度众,所说的真理如同不断前行的车轮,承载著众生由苦难的六道轮回中,...

    中台世界

    |轮回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2221429226.html
  • 生死轮回图

      生死流转,又称六道轮回,是佛教因缘生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深信六道轮回和因果相续,因缘生法,从而产生怖畏心和出离心。这是促进学佛的善士修行的最基本的动力,不了解六道轮回,就无从了解十二因缘;不了解十二因缘,就无法解开生死轮回的环子而得到解脱。有个别信士学佛多年还在原地打转,追求神通和旁门左道,对于修行不能精进,不能吃苦,究其原因即在于此。佛教...

    千百度

    |十二缘起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8200518575.html
  • 问:亡灵是什么?

    说到超度亡灵,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。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,称为亡灵。民间一般的观念,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,而且永远做鬼;在我们佛教,决不接受如此的观念,否则,就谈不上超度两字了。佛教看凡界的众生,共分为天、人、神、鬼、傍生(牛马乃至蚊蚁等动物)、地狱等六大类,在此六类之中生来死去,又死去生来,称为六道轮回,所以,人死之后,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成为鬼。佛教使人超出并度脱了这六道轮回的生死之外即称为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0377481.html
  • 生死流转图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生死流转,又称六道轮回,是佛教因缘生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深信六道轮回和因果相续,因缘生法,从而产生怖畏心和出离心。这是促进学佛的善士修行的最基本的动力,不了解六道轮回,就无从了解十二因缘;不了解十二因缘,就无法解开生死轮回的环子而得到解脱。有个别信士学佛多年还在原地打转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3980535.html
  • 心的迷惑

    了! 很多人常常因为对“今生”的不了解,兴起探求“前世”的念头。其实,这是多余的。 佛法所说的“六道轮回”,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流转不停。心若为善,便是天堂;心若守规矩,就是人的境界;心若起杀、盗的恶念,便容易坠入地狱;起了贪念,就是恶鬼的境界。这些境界都是由心所造。因此,心受外界所转动而无法解脱,当下在六道轮回不息。有人说:“色不迷人,人自迷;财不害人,人自害。”一个有智慧的人,会将财、色、名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1887469.html
  •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重刊序

      纪文达公,讳昀,清朝学者、文学家。直隶献县(今属河北)人。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。乾隆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。曾任四库全书总篡官,篡定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。录其平时所见所闻奇异之事,著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一书,约三十万余言,详述因果六道轮回之事征,多系真人真事,偶间有寓言者,然皆词理周圆,堪为后世之宝鉴。警世励俗,俾阅者知所戒慎进止。此书脍炙人口,令人拍案惊奇,昔贤评价尤在《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纪晓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111562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佛教和各教派的关系怎样?

      赵朴初答:佛教一方面批判婆罗门教义,同时也反对非婆罗门教的各教派。但是佛教和婆罗门教以及各教派的思想都有渊源,佛教接受了他们的某些思想,而根据"缘起"和"业"的理论,予以另一种解释。如"三世因果"(前世造因,今世受果,今世造因,来世受果)、"六道轮回"(随着自己善恶行为,或生天界而为天人,或生人界而为人,或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29241067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求生西方净土心要悲切,悲切如何提起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悲切?心能慈悲透澈,引发道念,是名悲切。   我有生死轮回之苦,众生(梵语bahu-jana)亦有生死轮回之苦;我欲解脱轮回,众生也想解脱轮回,依心比心,依理比理,自然会发起慈悲之念,众生之苦难,如我之苦难;众生六道轮回,如我之轮回,我与众生同苦同轮回,彼此无有距离,若有此共识,此时之际,大慈悲心自然涌露。当念佛求生净土之时,必然引发悲切之愿,这股无形道心,会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53412188.html